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介绍 > 法官风采
逐梦高原,情暖门源——记薛城法院援青法官孙彦明
作者:研究室   发布时间: 2021年01月06日

逐梦高原,情暖门源——记薛城法院

援青法官孙彦明

微信图片_20210102001540

 

千里丹心援青路,风沙为伍筑梦人。2020年5月,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,在全省法院开展援藏援疆援青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工作。时间紧迫,任务艰巨,孙彦明法官主动请缨,毅然报名。经组织考察,6月,远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挂职援青。

孙彦明,中共党员,2006年进入薛城法院工作,现为二级法官。工作15年来,他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,多次荣获个人嘉奖、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
心系基层,肯吃苦敢担当

带着对家人的思念,带着法治信仰,来到这片高原土地上。在门源工作期间,孙彦明法官视门源为第二故乡,主动融入,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,维护一方公平正义,也坚守着神圣的职责使命,不畏艰难,肯吃苦,甘于奉献,展现了初心使命和忠诚担当。

半年来,虽与孤独寂寞相伴,与高寒缺氧为伍,他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,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缺氧但绝不能缺精神。半年来,坚定理想信念,按照党组织的要求牢记使命责任,时刻注重自身形象,开展好本职工作。按照门源县法院的要求和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履行党员义务。时刻做到严守政治纪律、组织纪律、工作纪律、生活纪律。珍惜机遇,沉下心、静下气、俯下身,深入一线、深入基层法庭,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“滴水穿石、久久为功”的工作精神,为海北州的审判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。

智力援青,助推法治建设

根据门源法院党组的安排部署,孙彦明法官充分发挥自身在民商事审判方面的优势。参加合议庭审理了审委会研究决定再审的24起案件,根据合议庭的评议意见起草相关裁判文书。同时,参加合议庭审理中院发回重审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、股权转让纠纷等复杂疑难案件。通过山东省高院微信公众号、官方网站等形式,介绍山东法院审理类似案件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,并形成长效机制,建立微信交流群,就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,及时交流办案心得、传授办案经验。

半年来,共计审查裁判文书100余篇,制作裁判文书50余篇。在裁判文书审查的过程中,把每个裁判文书中不符合《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》、《民事诉讼文书格式》的地方以及说理、法律适用、裁判主文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,及时与同事研究交流。同时,对个案裁判文书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,结合山东法院在制作裁判文书方面的经验,撰写了《民商事裁判文书制作交流材料》,并根据门源县法院党组的安排,向全院法官和法官助理进行了讲授,使门源县法院裁判文书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

在普法宣传方面。孙彦明法官通过录制民法典法官说法微视频、参加巡回法庭等形式做好普法宣传工作,书写信息简报5篇。发挥其自身民商事审判方面的优势,就民法典合同编重要条款的法律适用,结合山东法院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,向全院干警做了专题讲授。因在普法宣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,被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评为“2020年度普法宣传工作先进个人”。

在完成对12起指令再审、5起改判案件、1起发回重审案件的重点评查,并认真撰写出评查报告。针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,与评查组人员进行全面合议,重点分析原因和对策,及时与承办法官沟通交流,确保类似案件在今后的裁判中尺度统一,切实提高了门源县法院的审判质效。

孙彦明法官时刻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继承和发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和“高原”精神,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团结、特别能奉献,缺氧不缺精神,海拔高斗志更高,扎根基层、尽职尽责,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,谱写了山东援青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之歌。

关闭